网约车市场战局未定,滴滴之后,谁会成为第二大玩家?成立8年,先后合并快的、收购优步中国,滴滴出行长期处于网约车市场绝对垄断地位,市场占有率达90%。
按照交通部最新数据,网约车平台注册数达210余家,这意味着,除滴滴外的200余家网约车平台,仅占有10%市场份额。
滴滴通过先发优势和用户壁垒,以及一招屡试不爽的杀手锏——价格战,将竞争对手狠狠压制,毫无还手之力。
在网约车市场,滴滴已然成为“全民公敌”,就是传说中的那种“看不惯,又打不倒”的对手。但即便如此强悍,滴滴头顶仍有两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这可能将是网约车市场再造一个巨头的机会。
◆ 滴滴头顶的剑
悬在滴滴头顶的两把剑,一把是网约车合规监管,另一把则是互联网反垄断浪潮。
网约车合规监管,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却一直长期存在、进展缓慢。
2021年1月,交通部发布数据显示,在订单量超过100万单的网约车平台中,“双合规”完成订单率从高到低分别是:享道出行、曹操出行、首汽约车、T3出行、如祺出行、滴滴出行、美团打车、万顺叫车、花小猪。
其中,花小猪合规率最低仅为16.1%,万顺叫车、美团打车为倒数第二和第三,合规率分别为21.5%、25.2%。即便是排在第一位的享道出行,合规率也仅为79.2%,
所谓“双合规”指的车辆和司机均获得许可,“双合规”完成的订单率,可直观地反映网约车平台依法合规经营情况,这一指标越高,说明网约车平台的经营越规范。
交通部虽未公布完整数据,但业内人士介绍,我国网约车市场整体合规率仅为22%。目前,网约车市场依旧充斥着大量的不合格车辆和司机。
监管部门没有一刀斩断不合规网约车,无非是考虑公共出行和就业问题,但从整体趋势来看,各地对网约车的监管正在逐渐收紧,力求逐步走向完全合规化。
毫无疑问,网约车合规化冲击最大的,肯定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滴滴。目前,滴滴正在饱受慢性失血的煎熬。
在面临合规困境的同时,滴滴也长期处于反垄断的漩涡之中。
早在2016年,滴滴收购优步中国时,两家企业合并后的网约车市场份额就超过90%。当时,商务部表态称,正在根据《反垄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这一案件进行调查。
2020年底有关滴滴反垄断的呼声又高涨起来。2020年1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
2020年12月17日,中国出租汽车产业联盟致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交通运输部,呼吁继续进行对滴滴优步合并案的反垄断调查,并查处平台存在的其他垄断行为。
2020年12月24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表示,2021年交通运输行业还将进一步深化交通运输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强化交通运输领域的反垄断。
今年1月,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再次指出,交通运输新业态不是“法外之地”,更不是“丛林世界”。头部平台企业要加强自律,督促公平竞争,不能以为“大而不能倒、大了管不了”。
可以看出,相比2016年,滴滴此番面临的反垄断调查危机或许更为强烈。一位专家表示,目前,互联网反垄断浪潮正在向前涌动,可能会涉及多个领域、多个行业、几乎全部的大型公司,或许没有任何企业能够独善其身。
滴滴对市场把持力量的削弱,无疑将给中小平台带来进击的机会。但是,滴滴身后的200余个玩家已经做好准备了吗?
◆ 无解的模式困境
按照交通部数据,除了滴滴和花小猪外,网约车第二赛道的玩家包括:享道出行、曹操出行、首汽约车、T3出行、如祺出行、美团打车、万顺叫车等。
可以看出,这些企业多数以主机厂为背景。业内人士预测,网约车市场第二名巨头玩家,很可能会是一家车企背景的出行企业。
主机厂正面临业务转型需求,布局出行业务,一方面,有利于给汽车销售和后市场服务带来活力,另一方面,则有利于自动驾驶研发积累数据资源、提供场景测试。
从业务逻辑上看,车企有投入的动力,但却没有明显的市场化竞争优势。
首先,在服务体验上不占优势。对于消费者来讲,用车便利性是第一痛点。换句话说,就是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叫到车,是用户感知力最强的体验。叫车效率与车辆布局密度呈正相关,中小平台在车辆规模和密度上均无法与滴滴匹敌,因此在用户体验上很难超越滴滴。
其次,价格上也往往不具备吸引力。车企背景的网约车平台,多数以B2C模式入局,即通过自有车辆和司机服务消费者。相比于滴滴私家车加盟的C2C模式,B2C模式在运营和管理上成本更高。除此之外,这些企业的资金储备规模,也往往难以承受与滴滴展开价格战。因此,从用户感知上看,这些平台用车也并不便宜。
如何解决用户叫车便利性的痛点?聚合平台模式正产生于这样的背景下,即通过多个中小网约车平台车辆的聚合,来保障一定的车源基数,进而保障消费者用车效率。
目前来看,高德地图、美团打车、携程打车等平台都推出了网约车聚合模式,一面解决消费者用车效率,一面为中小平台流量赋能。
而这看似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却让小平台积贫积弱,对于中小网约车平台来讲,其本身的利润空间并不高,聚合平台往往需要抽取5%比例的提成,就等于将大部分利润都让给了聚合平台。
聚合模式本质上是流量生意,并未给整个产业链创造价值。一些平台已经意识到聚合模式的弊端,业内人士认为,一些平台较大比重依赖聚合平台导流,这些企业看起来活着,其实已经死了。中小平台还是要建立自己的用户流量池,与用户建立粘性,才可能有发展的前景。
或许是出于车源困境的无奈,曹操出行、首汽约车、T3出行等平台也开始效仿滴滴吸纳社会车源。但如上文所交待,合规运力稀缺一直是网约车市场的难题。滴滴难以化解的困境,这些新入局的玩家们同样难以解决。这些中小平台引入的不合规运力,长期来看,也一样将面临清洗。
采用C2C模式,引入社会车辆,和滴滴互博或许并不是好的解题思路。相反,还很可能会让这些平台丢掉其标榜的“高品质、高安全”的重要标签。
整体来看,这些新入局的玩家,打价格战没有资金实力,加入聚合平台无异于饮鸩止渴,吸纳社会车辆则又走上了滴滴的老路。
网约车市场还有创新空间吗?新入局玩家们的出路在哪?
◆ 出租车网约化潜力
通过出租车网约化来弥补合规运力的不足,或许是未来的一大趋势。
近两年来看,网约车市场在用户规模和使用率上都呈现出乏力的表现。新入局玩家往往也都是瞄准一二线网约车成熟市场,下沉市场网约车开拓有限。也就是说,多数玩家都是在存量市场内竞争,而非开拓增量市场。
调研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的一份报告指出,2019年,中国四轮出行市场包括传统出租车、网约出租车、网约车,订单总数分别约为194亿、7亿、98亿。
通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比较网约车与出租车的市场份额来看,网约车仅占整个出行市场的1/3。在出租车市场中,传统扬招出租车仍占主导,市场份额为96.3%,网约出租车仅占3.07%。
出租车市场的网约车改造还存在巨大市场空间。
出租车网约车化,一方面将解决网约车市场存在的合规运力缺口,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提高出租车运营效率和服务品质。
低效、绕路、拒载,一直是出租车为人诟病的痛点,与此同时,交易流程不透明,司机评价系统不完善,订单无法进行有效跟踪和考核,也使得出租车乘客服务满意度普遍较低。出租车的网约化改造,或许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消费者打车痛点。
从各个平台近期动作来看,出租车资源的争夺,已经成为重要方向。高德地图、滴滴出行、首汽约车、嘀嗒出行、聚的出租、曹操出行、T3出行等平台,都已经开始瞄准出租车改造市场。
嘀嗒出行从2019年就开始为出租车提供数字化赋能服务,从其招股说明书来看,出租车业务已经能为其贡献利润。
滴滴出行和高德打车也加快出租车领域布局,2020年9月,滴滴出行将旗下出租车业务升级为“快的新出租”,并投入1亿元专项补贴。
同月,高德打车在北京上线“北汽出租”,并表示已经与新月联合、北方北创等北京多家大型出租车企业达成了巡游车网约化合作。
2020年12月,T3出行在南京落地“超级出租车”巡网一体化解决方案。
目前,多数网约车平台的策略是与出租车公司合作,免费为其提供引流服务,同时补充自己的运力,培育用户出行习惯。但趋势来看,网约车平台已经开始尝试向出租车收费,嘀嗒在2019年8月就开始在一些城市试水,其他平台也在酝酿中。
◆ 车联网数据壁垒
中小网约车平台有弯道超车的机会吗?
如果说抢占市场份额,是T3出行、曹操出行等车企背景网约车平台的短期生存逻辑,布局自动驾驶才是其业务布局的深层逻辑。
以T3出行为例,他的终极目标是成为自动驾驶时代的核心运营商。
业内把网约车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网约车1.0阶段:以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出行线上化阶段;网约车2.0阶段:以车辆代替手机成为连接乘客和平台的终端,实现出行场景下人、车、路三大元素数据打通;网约车3.0阶段:万物互联、自动驾驶时代的到来。
目前来看,网约车发展正在逐步从1.0阶段进入2.0阶段。车企背景的网约车平台们,希望在1.0阶段争夺一定市场份额,以此为基础,在2.0阶段弯道超越滴滴,并在3.0阶段占据核心主导位置。
按照T3出行等平台表述,车企背景的网约车平台,更有利于实现平台车联网架构与车辆的深度融合,能够真正实现人、车、路数据的打通。
在C2C模式下,车辆数据与用户数据往往分属于车企和网约车平台。他们认为,这正是车企做车联网真正有价值和竞争力的地方,也是滴滴等平台不具备的能力。
车企背景的网约车平台,可以通过大规模前装智能网联应用,建立包括司机数据、车辆数据、视觉和语音数据等在内的数据生态,建立技术和数据的输出能力。短期来看,这将有助于提升车企在研发、生产、销售、后市场服务环节的整体能力;长期来看,则有助于推动自动驾驶、智慧交通、智慧城市落地。
写在最后
长远来看,网约车市场还将迎来两大关键变革机遇期,第一个机遇期将是网约车合规化及出租车网约化带来的资源和利益的重新分配,网约车和出租车将呈现出融合发展趋势;第二个机遇期,则将是自动驾驶时代到来,由技术引爆的商业生态根本性变革。
面对即将到来的两场变局,不论是滴滴、出租车公司,还是新入局的网约车玩家,都要以终为始来思考,才能够把握住机会。
编辑:齐少恒
上一篇:下调5.8万元 沃尔沃XC40纯电版官方调价 下一篇:制造零部件 大陆在墨西哥投6000万欧元